科室简介

【科室概况】

脑疾病研究中心成立于2023年,同年成功立项“贵州省中西医结合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工作站”,中心专注于神经科学脑疾病研究。目前配备超微型双光子实验室共聚焦显微镜实验室、全景扫描成像室、膜片钳细胞电生理实验室、多通道细胞电生理实验室、动物行为学测试实验室分子生物实验室、细胞培养实验室、动物中转房,平台占地面积3000㎡。目前实验室拥有超微型双光子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全景脑组织超多重染色及成像系统、细胞膜片钳脑片膜片钳细胞能量代谢分析系统倒置荧光显微镜超微型无线光遗传系统三色多通道光纤记录系统科研检测设备及分析系统。

专家团队

中心汇聚了一批多学科背景的优秀人才,包括中医针灸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外科等领域工作人员,形成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团队。团队成员在各自领域成果丰硕,主持多项科研项目,在国际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此外,中心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讲学,选派科研人员赴海外科研机构进修学习,提升团队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中心现有工作人员9人,院外柔性引进专家团队4人,院内5人,国家级人才1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助理研究员1人,主治医师1人,主管技师1人博士后1人,硕士5人。学科带头人孙梦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最高影响因子为14.1分;北大核心3篇,科技核心1篇。曾加入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莱比锡大学Peter Illes团队作为博士后,现爱尔兰皇家外科学院Tobias Engel教授团队进行博士后培养。领衔的团队聚焦中枢神经系统嘌呤信号研究,主要工作是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等先进技术,专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研究本中心作为院内重点建设科研科室,科研建设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环节,对于提升整体科研实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脑疾病研究中心将继续秉承创新、协作、务实的科研理念,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深化国际合作交流,聚焦脑疾病重大科学问题和临床需求,开展原创性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努力打造省内重点科研中心。

【特色业务

1、共聚焦显微镜实验室开放共享研究平台;

2、分子生物实验室:开放共享研究平台;

3、细胞培养实验室:开放共享研究平台;

4、动物中转房IVC系统  开放共享研究平台;

5、动物行为学测试实验室:开放共享研究平台;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