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详细

【多彩贵州网】【聚焦5·12护士节】铜仁市人民医院王慧君:33年坚守初心 以爱为翼守护新生

发布时间:2025.05.13
字号:
 

今天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铜仁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护士长王慧君像往常一样穿梭在病房中,悉心照料每一位新生儿。这是她职业生涯中最后一个护士节——今年7月,这位在护理岗位上默默奉献了33年的“白衣天使”即将退休。

早上8:00,是科室例行晨交班时间,而王慧君7:30已提前到岗,打卡、换工作服、消毒洗手、戴口罩……一整套流程一气呵成,立马进入工作状态,与夜班医生及护士沟通,了解前一天晚上患儿的病情变化。

 

图片

 

今天是其中一个宝宝康复出院的日子,王慧君将宝宝抱给父母后,细心叮嘱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宝宝是因为肺炎住院,现在出院,今天接他回家,感谢所有医生,所有护士人员的悉心照料。”患者家长告诉记者。

母亲作为儿科医生的言传身教,王慧君与儿科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92年,王慧君进入铜仁市人民医院儿科,2003年医院在普儿科组建的新生儿病区,王慧君开始人生中的新挑战,彼时王慧君已经成为科室骨干,如何管理新生儿病区的护理工作?她的关键词是:责任和安全。

新生儿病区组建之初,王慧君记得,就是一个小小的手腕带的查对,都颇费周折。护士常常会因为疏忽出现错误——性别混淆,字迹潦草,多音字误写等,通过多方思考对策,王慧君将查房工作安排成两人一组,从双人查对到床旁双人核对,再到签署确认责任归属,层层强化责任和安全意识,如今已成为科室铁律,病区里的每一项制度、流程、应急预案也在无数次的修改与时间中完善起来。

 

图片

 

在科室,王慧君就是同事眼里的定海神针。“王护士长是我们的主心骨。有她在,总感觉心里有底。”一名护士回忆道。科室同事评价她:“技术过硬,更是对患儿充满爱心,孩子住院时,她连脚步声都放轻,生怕吵醒宝宝。”

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科室收治的早产儿体重越来越轻,胎龄也越来越小,最小的宝宝仅有成人手掌大小。由于外周血管输入的营养无法满足出生体重极低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需求,深静脉营养就成保障患儿营养供给的最关键的手段。

 

图片

 

王慧君到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进修学习,专攻新生儿PICC置管技术,学成归来仅一个月,就完成了全市首例PICC置管术,成功救治一位体重1190克、胎龄29周的早产宝宝,出院那天阳光格外明媚,王慧君的心情也如天气般晴朗。

“患儿家长真诚的感谢,一张喜笑逐颜开的脸,都足以带给我坚持的勇气与动力。”王慧君说。

 

图片

     

33年来,王慧君见证了铜仁市新生儿护理从薄弱到规范的跨越,病区成立至今,累计收治患儿超千人,成为当地新生儿医疗的重要保障,热爱可抵岁月长,王慧君常常对科室同事讲:“只有发自内心热爱这份事业,才能无惧繁琐,真正为患儿服务。”目前科室医护人员有22人,近一半的人在这个病区里驻守10年以上。

尽管临近退休,王慧君仍每天穿梭在病区,这就是她的工作节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站好退休前的最后一班岗。(多彩贵州网记者 何川)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