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详细

【天眼新闻】“柔性”引才添“硬核”动能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赵恒受聘为铜仁市人民医院名誉院长

发布时间:2024.09.23
字号:

继8月25日在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贵州人才对接会签约仪式上,铜仁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黄胜与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全职特聘教授赵恒教授现场签订柔性引进协议,标志着我院成功引进一名百千万领军人才之后,9月18日-19日,赵恒教授亲临铜仁市人民医院正式签约,受聘为铜仁市人民医院名誉院长。

 

 

铜仁市政协副主席赵震洋,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姜玮出席签约座谈会,铜仁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黄胜,党委委员、副院长李杨,党委委员、总会计师、工会主席杨春芬,党委委员、副院长王学胜,党委委员、副院长陈礼华,副县级干部汤行建及行政职能科室负责人、重点学科骨干见证相关签约。

 

赵恒教授到院后将积极搭建科教研工作平台,开展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新项目新技术、科研成果转化等工作。赵恒教授的加入,必将为医院带来新的科研视角和技术创新,把临床、科研、教学与医院管理高度融合,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和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驱动力。

 

颁发聘书

 

签约

 

李杨致欢迎词,对赵恒教授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斯坦福大学开创性的研究和学术成就闻名于世,相信有赵恒教授的传帮带,我院必将迎来新发展、谱写新篇章、迈向新高度,为铜仁百姓提供更高质量、更强技术的健康服务。

黄胜表示,学科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是医疗服务、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赵恒教授的加入将为我院学科建设带来新的突破点以及宝贵的经验,进一步提升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及临床转化能力,助力学科内涵建设。同时他要求相关职能科室务必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赵恒教授在铜医工作舒心,生活愉悦。

 

 

姜玮说,此次签约无论是人才层次规格还是合作创新模式,都是区域性的新标杆,为推进医疗高层次柔性人才工作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铜仁市人民医院应以此为新起点,加速推进学科建设的深度与广度,大力提振医院的科研创新能力,引领区域医疗卫生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赵震洋指出,签约仪式的圆满成功,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期待赵恒教授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深厚积累与宝贵经验,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等方面提供强大智力与技术支持。铜仁市人民医院要珍惜机遇,全面提升医院科研水平、医疗服务能力和区域影响力,更精准、全面地回应人民群众对于高品质医疗服务的殷切期盼。

 

 

·

赵恒教授感慨道,贵州是自己的家乡,心中一直有很深的贵州情结,希望能够借此机会为铜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对双方未来合作充满信心,表示会与铜医团队共同探索脑疾病领域的前沿技术,把更多国际前沿的医疗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资源带到医院,深化医疗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合影留念

 

图片
图片

相关学科骨干难掩激动之情,十分珍惜这难能可贵与国际“大咖”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纷纷围绕学科建设、科研合作以及临床研究项目开展等方面问题向赵恒教授请教,赵恒教授均逐一耐心作答,并深入探讨交流。

 

 

期间,赵恒教授实地参观了医院中心实验室。

 

 

赵恒教授还以《科学研究简介》《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在中风脑损伤和神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为题,为医务人员尤其是对科研感兴趣的医务人员带来了精彩的学术讲座。与会人员认真聆听,踊跃提问,收获良多。

 

 

近年来,铜仁市人民医院深入贯彻实施“人才兴院”战略,建立并实施灵活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加强柔性人才引进与科研合作,陆续聘任百千万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助力医院发展。未来,医院将继续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为专业人才打造良好的发展平台,建设强势学科,打造品牌专科,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全力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个人简介

 

 

赵恒从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现四川大学药学院)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在日本大学医学部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在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作博士后研究。于2003年结束博士后研究,晋升为研究助理,讲师,并在2006年受聘为斯坦福大学神经外科学系助理教授,建立独立运行的赵恒实验室, 并于2013年晋升为副教授,2018年晋升为教授。他已培养博士,博士后,访问学者和访问教授等数十名。他于2022年5月回国,全职加入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任全职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是国际知名的脑卒中研究专家,主要从事卒中脑损伤的神经病理研究,并探索新的脑保护措施和治疗药物。在世界上率先开展原位缺血后适应(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对脑卒中保护作用的研究,并启动和推广了远隔适应 (remote conditioning)在卒中领域的治疗理念,导致了远隔适应的临床应用。近年来,他研究免疫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交互作用,以及脑卒中所引起的外周多种器官的损伤,特别是卒中所导致的免疫抑制作用。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