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详细

“呼吸从未如此顺畅”!铜仁首例马凡综合征心脏手术成功施行,患者重获“心”生

发布时间:2025.09.26
字号:

砥砺攀登:护“心”之光

近日,铜仁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团队在省医帮扶专家范永峰主任的带领下,成功为一名马凡综合征患者实施了铜仁市首例“主动脉根部替换术(Bentall手术)”。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市在复杂心脏大血管疾病的诊疗能力上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更让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重获“心”生。
马凡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临床症状主要为心血管、骨骼和眼部的病变。当存在夹层动脉瘤时,患者可能没有感觉或有胸痛症状,一旦发生破裂,则为剧烈胸痛;患者也可能会表现为长头畸形、眶下嵴突出、面容瘦长及其他骨骼畸形。另外,也可能有复发性疝或切口疝、关节过度活动等非特异性的临床特征。
马方综合征常涉及心血管系统,并可能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如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破裂等,因此患者预后通常不佳。

生命告急:罕见病患遭遇“心”危机

38岁的邹女士,拥有马凡综合征患者的典型特征:身材高臂长、手指纤细。然而,在这看似“天赋异禀”的身躯里,却埋藏着巨大的隐患——她的升主动脉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动脉瘤,血管直径已远超安全范围,就像在心脏的主要输油管道上吹起了一个薄壁气球,生命随时可能进入倒计时。辗转求医,专家都建议她去北京、上海做手术,面临高额手术费,对于单亲离异带着两个小孩的她无疑是雪上加霜。绝望之际,她找到了省医帮扶专家范永峰。

 

 

在心血管外科领域,马凡综合征患者的主动脉手术被誉为心脏外科领域的“珠峰”。技术难度极高,风险极大。因患者的血管组织异常脆弱,缝合时极易撕裂,要求手术操作像在“豆腐”上雕刻、在“蒲公英”上绣花,精准度必须以毫米计算,是心脏外科医生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

 

迎难而上:以匠心挑战外科“珠峰”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医院高度重视,组建了以心外科专家范永峰、科主任王俊领衔的多学科诊疗团队(MDT)。团队囊括了心内科、麻醉科、体外循环、超声影像科、临床营养科、重症监护及手术室护理等领域的精锐力量。术前,团队进行了数次病例讨论,对手术方案、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应急预案进行了缜密地推演和准备。

 

9月10日,无影灯下,一场高精度、高风险的生命保卫战悄然打响。手术的核心是切除病变的主动脉,置换上人工血管,并将供应心脏本身血液的冠状动脉重新移植到新血管上(Bentall手术)。这要求主刀医生具备超群的胆识、稳定的心态和近乎完美的显微外科技术。
范永峰主任的娴熟操作下,团队犹如在心脏上跳起了“尖峰芭蕾”。每一次切割、每一次缝合都在毫米之间精准进行,比头发丝还细的缝线,在指尖穿梭,完成着生命的对接。切除病变的主动脉瓣和扩张的升主动脉、植入带瓣人造血管、精细至极的冠状动脉移植(吻合)、心脏复跳……每一个步骤都如履薄冰,每一个动作都沉稳精准。麻醉与体外循环团队全程为患者生命体征保驾护航,确保了手术的平稳。数小时后,这颗一度濒危的心脏再次有力地自主跳动,标志着我市首例马凡综合征心脏手术宣告成功!

恢复良好:技术挑战与人文关怀的双重答卷

术后,邹女士在胸心ICU团队的专业监护和精心治疗下,顺利度过了出血、感染、低心排等一系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危险期,恢复良好。

 

“我现在感觉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呼吸从未如此顺畅。”这是邹女士术后最真挚的感言。手术不仅挽救了她的生命,更极大地提升了她的生活质量,消除了巨大的心理恐惧。她对医疗团队的技术和服务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此前胸闷、气促的症状完全消失,她对未来的新生活充满了期待。

 

“心”的飞跃:技术突破惠及更多百姓

首例马凡综合征心脏手术的成功,是铜仁市人民医院勇攀技术高峰、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它展现的不仅是技术上的精湛与自信,更是医者仁心的温度与担当。这颗被成功守护的“心脏”,为更多复杂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也为我市医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