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嗨,孩子们,记得防蚊、防病、防暑,安然度夏
嗨,孩子们
你们应该开启了暑假生活了吧
进入七月以来
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
各类健康风险也随之升高
因此,铜仁疾控提醒您:
注意防范登革热、
疟疾等蚊媒传染病,
以及食源性疾病、
手足口病和高温中暑。
同时,暑假来临,
一定要假期安全!
一.蚊媒疾病
七月高温多雨,蚊虫(伊蚊、按蚊、库蚊等)活动猖獗,是登革热、疟疾等蚊媒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积水区域是蚊虫孳生的温床。
防护措施
1.清积水:翻盆倒罐,清除房前屋后、阳台、天台等各类闲置容器积水,疏通沟渠。水养植物定期换水(至少每周1次)或改用沙养。
2.防叮咬: 户外活动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涂抹含有效驱蚊成分(如避蚊胺、派卡瑞丁)的驱蚊剂,家中安装纱窗纱门,使用蚊帐。
3.重防护: 前往国外(东南亚、非洲、南美洲)和国内(云南、广东、广西等)登革热、疟疾流行地区,务必加强防蚊措施。返程后如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旅行史。
二.食源性疾病
高温高湿环境下,细菌(如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繁殖迅速,食物极易腐败变质,引发食物中毒、感染性腹泻等。尤其要警惕凉拌菜、海鲜、剩饭剩菜带来的风险!
1.讲卫生: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彻底洗手。厨房用具、案板生熟分开,定期消毒。
2.吃新鲜:选择新鲜食材,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采摘、不食用不熟悉的菌类。
3.煮熟透:食物(尤其是肉、禽、蛋、海产品)要彻底烧熟煮透。剩菜剩饭及时冷藏,再次食用前必须彻底加热。慎食生冷食物,如生腌水产品。
三.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及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皮肤黏膜出现皮疹、疱疹或溃疡。每年的4~7月是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5岁以下儿童为高风险人群。
1.讲卫生:勤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2.强免疫:EV-71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需自费)可用于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
3.早隔离:家长应注意观察儿童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特别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手、足等部位疱疹等,应及时就医。
四.高温中暑
持续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人体体温调节功能易紊乱,引发中暑。轻则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等,重则可表现为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脉搏增快,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损伤,并伴有惊厥、昏迷、谵妄等严重临床表现。
1.避高温:减少高温时段外出和剧烈活动。外出做好防晒,选择阴凉处行走。
2.保清凉:室内注意通风降温,合理使用空调、风扇。穿着宽松、透气的浅色衣物。
3.勤补水:少量多次饮用白开水、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不要等到口渴才喝。避免过量饮用含糖饮料和酒精。
4.熟急救:若发现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中暑症状,一定要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进行降温、补水,若体温过高,则应立即送往医院。
五.暑期安全三字经
来源:铜仁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