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详细

【多彩贵州网】铜仁市人民医院||李姝燕:医者仁心照亮患者生命星空

发布时间:2025.08.21 来源部门:多彩贵州网
字号:

清晨,医生帮小袁取下包眼的纱布,缓缓睁开双眼。眼前清晰的世界让他不敢相信,他忍不住眨了眨眼 —— 窗外的绿叶、墙上的时钟、医护人员口罩上方的笑眼,一切都从未如此真切。

图片

这是东莞市人民医院眼科专家李姝燕在铜仁完成的一例特殊的双眼ICL晶体植入手术,而患者小袁,正是铜仁市人民医院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生。作为一名被高度近视与散光困扰多年的“眼镜侠”,他早已习惯了镜片背后的模糊世界:冬天进屋镜片起雾,手术时眼镜下滑阻挡视线,连低头系鞋带都得扶着镜框…… 三年规培时光在忙碌中悄然溜走,了解到医院眼科在帮扶下日渐精进,他毅然选择毕业前在这里 “摘镜”,用清晰视野迎接即将奔赴基层的新征程,以行动践行“健康所系,光明相托”的医者初心。

手术台上,李姝燕主任的双手稳如磐石。作为东西部医疗协作的践行者,她带来的不仅是东莞成熟的ICL 手术技术,更有手把手带教的耐心。从术前检查的数据核对到术中晶体植入的角度调整,科室团队全程紧随学习,每一次器械传递、每一句操作提醒,都凝聚着眼科医护团队对“光明” 的匠心与温度。

在李姝燕的帮扶下,以前只能去外面请专家来做的ICL手术已经在科室逐渐上手。

这台手术的成功,是莞铜医疗协作的生动注脚。三年来,一批又一批东莞专家跨越千里,将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种”在铜仁:从规范验光流程到开展复杂眼底手术,从编写教学手册到模拟手术演示,他们像 “光明使者” 般倾囊相授,让铜仁眼科的技术水平节节攀升,为更多近视患者铺就了清晰视界的通途。

作为粤黔医疗协作的援派专家,李姝燕已在武陵山区腹地的铜仁工作了半年。初到这里时,她背着装满手术视频与教学资料的行囊,带着东莞在屈光手术与青少年近视防控上的成熟经验,在东西部协作搭建的 “健康桥梁” 上,为铜仁眼科事业垒下了一块块坚实的基石。

图片

铜仁市人民医院作为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眼科早已是省重点学科、市级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在当地声名远播。自2022 年东莞与铜仁开启医疗帮扶,到 2025 年1月李姝燕接过 “接力棒” 开展第四年协作,帮扶工作早已从“输血”转向“造血”:她完善眼科规范流程,推动新技术落地,开展临床教学,促进学科建设,让这份跨越千里的 “光明约定” 持续为铜仁医疗注入持久动力。

然而,初到铜仁时的调研让李姝燕揪心:校园里,“小眼镜”们低头看书、抬头望远时,镜片后的眼睛总带着几分迷茫,当地青少年近视率竟居高不下。更让她着急的是防控体系的短板——“不少家长对近视防控认识不足,觉得近视了戴副眼镜就行,却不知道高度近视可能引发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致盲风险。”

“近视防控不是简单配副眼镜,而是一项关乎孩子未来的系统工程。”每周科室培训时,李姝燕总会加重语气强调。她把东莞的“防、控、治”一体化模式搬到铜仁:带着团队走进中小学,用动画演示眼球结构,用小游戏教孩子们做眼保健操,在欢声笑语中讲清“为什么不能趴着看书”“户外活动如何保护眼睛”;给家长们开讲座时,她拿起眼底病变模型,用最通俗的话解释 “什么是近视?近视的原因?近视的危害?”,让科学防控的理念慢慢扎根。

图片

“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救不完所有患者。最要紧的是,为铜仁留下一支带不走的眼科队伍。” 从驻点第一天起,这个念头就刻在李姝燕心里。她熬了无数个夜晚,结合当地病例特点,针对一些重点病种如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制定出一套涵盖术前检查、手术准备、术中操作、术后护理的全流程规章制度,每一条都标注着“铜仁适配版” 的细节;她把科室全体医护人员都纳入培养计划,从书本理论到手术台实操,从典型病例查房到复杂手术复盘,连休息时都在翻找适合当地的教学素材,力求用最易懂的方式讲透专业知识,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针对科室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规范诊疗上的薄弱点,李姝燕主动申请外派进修计划,推动开设专职验光岗位;她亲手制定视光技能培训方案,把理论授课与操作演练结合起来,手把手教年轻医生“怎么看验光单”“如何调整镜片度数”“如何个性化制定青少年近视矫治方案”,让大家在实践中慢慢练就 “火眼金睛”,掌握适合铜仁本地的近视防控知识体系。

图片

“眼科作为重点科室,更要精益求精!”李姝燕制定了详尽的学习计划,如今成了科室的 “宝典”。半年来,晨会最新指南学习成了常态,手术及疑难病例复盘成了习惯,年轻医生们追着问问题的身影随处可见 —— 科室里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诊疗能力也在悄然蜕变。不仅如此,她还重新规划门诊布局,改造验光室,优化就诊流程,让患者少跑腿、多省心。2025 年第一季度,科室验光服务就达 2417 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 27.1%,数字背后,是患者实实在在地认可。

教学是医疗质量的“源头活水”,规范的规培教学更能为行业输送栋梁。李姝燕在科室定期开展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小讲课,总能结合临床实例抛出问题:“为什么这个患者术后视力明显提高,但仍感觉不舒适?”“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手术方案该怎么选?”她引导年轻医生跳出 “按说明书治病” 的思维,学会辩证分析病情,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让规培真正成为成长的 “加速器”。

图片

面对罕见病例也有就诊方案,一位小孩患先天性晶状体后圆锥,家长之前都是带着孩子到外地就诊,但一直当成普通的屈光不正给予配镜,打听到铜仁市人民医院眼科来了一位专业对口的帮扶医生后,带着孩子前来就诊,李姝燕通过眼前肌分析等检查很快就确诊,并对于其疾病发展、治疗方案选择等都给予了详细的告知,通过治疗后,患者视力恢复良好。

清晨8点,铜仁市人民医院眼科诊室外已排起长队。人群中,有拄着拐杖的白发老人等着就诊安排白内障手术,有被家长紧紧牵着手的孩子等着让医生确认是不是近视了,还有像小袁一样想摆脱眼镜的年轻人……诊室内,李姝燕手中的仪器在一位少年眼前轻轻移动,镜片反射的光斑照亮了孩子清澈的瞳孔,也照亮了他眼中对清晰世界的渴望。

图片

夕阳西下时,余晖为医院的白色大楼镀上一层金边。李姝燕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记录当天的工作总结,同时写下了明天的工作规划;隔壁手术培训室内,年轻医生在手术显微镜下练习显微操作,飞针走线的动作娴熟而精准,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接力。

半年来,科室门诊量增长了16%,日间手术占比增长近20%—— 这些跳动的数字,不是冰冷的统计,而是东莞技术扎根黔东的生动见证,是无数双眼睛重获光明的温暖注脚,更是东西部协作中,那跨越山海、永不熄灭的“光明之光”。( 何川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